中港两地股市暂时市场情绪仍以国策带动为主,资金明显地再次流至新能源板块,医疗保健仍是最近表现弱势的板块之一。尽管市场对滞胀的忧虑逐渐增加,向来盈利增长较为稳定的医疗机构行业,因为政策风险的存在,暂时都得不到保守的投资者支持。 爱尔眼科 (深:300015) 于本周一(25日)交出了一份不及预期的业绩,估值调整的势头似乎仍未脱离危险期。公司业绩于这个季度未能展现出正增长,向来暑假都是眼科手术的旺季,今年却因去年的高基数,以及南京疫情爆发导致眼科手术需求不及管理层预期。唯一亮点在于高毛利的服务如屈光手术及视光服务等的收入占比逐渐提升,令这季公司综合毛利率高达58%,比去年同期高7个百分点。估计此与爱尔眼科在屈光手术上的定价权有关,尤其是这类服务暂时仍未纳入医保范围内。 如有留意爱尔去年第三季的业绩,当中有一部分的表现来自7月的30多间从并购基金注入的医疗机构,而本季度至今暂时却只得10余间,只占现时基金内(300多间机构) 的一小部分,可见并购基金注入的步伐回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整体而言,从爱尔眼科的业绩得知,公司业务已从疫情恢复得七七八八,虽然少年近视防控的政策正利好爱尔眼科的前景,但医疗机构监管及带量采购等政策风险仍存在,从业绩报告上可见「金手指」高瓴资本已从前十大股东中退了下来。即使管理层给未来5至10年平均三成增长的指引,在高估值的背景下,投资者仍会有所犹豫,因此笔者暂时会等待较佳的入市时机。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并没持有以上股票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9月17日,医疗板块整体强势反弹,其中民营医院行业表现尤为亮眼:海吉亚医疗(06078)上涨7.73%,通策医疗(600763)上涨10%,爱尔眼科(300015)上涨6.92%。除了受板块整体上行风向影响,笔者认为医院股的强势也和政策息息相关。 9月9日,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社会办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次日,《北京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年-25年)》中指出“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和“为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预留规划空间”。 虽然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屡见不鲜,但是本次的政策却意义重大。原因在于市场对8月31日医保局发布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解读存在分化:有人认为公立医院退出市场对民营医疗是重大利好;也有人认为监管民营医院价格对长期盈利是重大利空。 笔者一向认为,该政策利弊取决于政府的态度。政府只要支持则其中的利空因素很难成立。近期也有官方表明该政策重点在于监管市场“非正常”价格,也进一步打消了投资者的疑虑。 除此之外,最近集采进行的也是如火如荼,一旦落地后能大幅压低民营医院的成本,也是另一利好。在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关注海吉亚医疗,通策医疗,爱尔眼科等龙头民营医院;并提醒投资者密切关注社会办医后续和价格相关政策,审慎投资。 以上个股分析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C基金持有文中海吉亚医疗(06078)上市公司的长/短仓。
8 月31 日,国家医保局等八部委发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引发了医院板块的震荡。海吉亚医疗(06078.HK)开盘下挫13.35%至52.25港币,周五小幅反弹;希玛眼科,莎普爱思等走势接近海吉亚;爱尔眼科,通策通策医疗小幅下探;那么,医院板块的新政究竟是利是弊? 从积极地方面来看,政策明确了公立医院非盈利收入比例需要超过90%,进而确立了公立医院的非盈利性设定。这意味着公立医院退出市场竞争,给民营医院留出了更多份额;政策还明确了不得将医务人员薪酬与业务收入挂钩。这将导致大量业务出色的医生“下海”民营医院,为民营医院引入优质人才。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公立医院的非盈利化将拉低整体行业的收费水平,导致民营医院利润率下降(这里的民营医院指华润医疗、国际医学等常规医疗服务医院)。同时加强民营医院价格监管也为投资者带来顾虑。 常规上来讲,该价格监管针对的是价格虚高,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诸如海吉亚,通策,爱尔等龙头本无需担心。但如果按字面意思也可解读为政府要介入民营医院的定价权。如果是这种情景,那么未来海吉亚等在价格提升上可能会面临压力,进而影响到其盈利增速。当然,根据政府一贯对民营医院的鼓励态度这种可能性较小,后续还需要通过政府的发声和补充政策打消疑虑。 综上,笔者认为政策有利有弊,究竟影响如何还需看政府后续表态。建议持仓医疗服务板块的投资者密切留意。 以上个股分析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C基金持有文中海吉亚医疗(6078)上市公司的长/短仓。
美股上周表现开始牛皮,基金年尾「收炉」味重,截至周一(14日),本月至今表现还是纳指较强,升约2%。环球经济还是向好,美元持续眨值,美元指数维持在90左右水平,利好新兴市场资金流入。港股方面,虽然英国央行批准汇丰控股(00005)等本地银行重新派息,市场仍在等待详细讯息,恒指本月至今表现相对较差,暂时跌约0.5%。其中主要原因是指数成份股比重调整后,网络巨头如腾讯控股(00700)、阿里巴巴(09988)等正面临着反垄断法的风波。 对大型科技企业的监管是一个全球化现象,世界其他国家关注的是社交媒体 (信息传播),而中国则是在审查电子商务 (过度补贴)。暂时这些巨头正拖累着恒指的表现,直至具体措施公布并有机会被市场消化之前,该行业仍可能面临压力。正因如此,大规模的板块轮动正在进行中,近月弱势的医疗板块因医保谈判首日降价幅度比预期好,重获市场欢心,憧憬政策对业绩及估值的影响可能没想象中的严重。周二几乎整个板块都反弹,尤其市场重点关注的PD-1单抗肿瘤药更在谈判前率先炒起。若谈判结果正如市场所愿,早前较惨淡的信达生物(01801)或因负面消息尽现而强势起来,因此笔者这次亦有部署小注衍生工具。 其实A股的医疗板块最近气氛已稍有回暖,如笔者早有部署的迈瑞医疗 (300760) 及爱尔眼科 (300015) 都在11月中回调后反弹。在互联网短期下风的情况下,医疗板块或可成为资金的新宠,这次医保谈判的利好消息将对板块有个重大的支持,期望相关行业龙头将会释放早前积压已久的压力,狭淡仓的情况或会继续出现。笔者将会持开放态度对待医疗板块,如形势真的向好,不排除会加大相关行业的仓位。 作者为鹏格斯资产管理首席投资总监、证监会持牌人士、C基金—中国股票基金经理。C基金现时持有汇丰控股、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信达生物、迈瑞医疗及爱尔眼科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上半年医药股的表现非常强劲,可是由第三季开始,行业被多个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相关政策(全国及省级带量采购、医保等)缠绕着,再加上最近新冠病毒疫苗进展良好,让此高风险的板块进入了「寒冬」。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笔者可退守的医药股投资都已减仓,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再入市,现时看法较保守。除了外包研究机构外,暂时仍有信心的还有医疗机构相关的行业,如眼科医院龙头——爱尔眼科(300015)。 上市11年市值增逾70倍 爱尔眼科是A股深圳创业板中非常有名的白马股,这个2003年成立的眼科医院集团自2009年上市以来,公司一直稳定的盈利增长得到了不少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爱尔眼科现时市值约2600亿元人民币,上市至今市值增长超过70倍,平均每年增长逾三成。 爱尔眼科主要业务透过验光检查服务来筛查患者,并以连锁眼科医院方式提供屈光、白内障、眼球前后段等眼疾手术。现时屈光手术是公司近百亿收入中最主要的增长来源,验光服务和屈光手术占总收入逾半。今年新冠病毒疫情令眼科医院这些非紧急的医疗服务受阻,同时国内高考因疫情而延迟,导致过往6月是旺季的屈光手术滞后,因此爱尔眼科上半年的收入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不过,公司其后第三季的业绩反弹强劲,收入同比增长接近五成,经常性净利润的增速更高达85%,9个月的收入增长已回复至正10%,可见国内眼科相关医疗服务已复苏得七七八八。 现时全球近视人数有逾25亿,近年有研究指30年后全球近视人数将增长至50亿,每年平均增速约2%。暂时国内受近视影响的人群有逾7亿人口,随着学习负担增加,同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电子产品的市场渗透持续上升,现时国内的儿童及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有逾五成,是全球最高的国家。可是,中国屈光手术的渗透率现时只是西方国家的三成水平,相信中国政府仍会在眼疾防控上继续用心把关,因此眼科专科赛道的增长空间仍很大。爱尔眼科贵为国内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旗下医疗机构多达400所,属绝对龙头,笔者相信爱尔眼科将会在国家眼疾相关政策上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并购300间医院诊所待孵化 此外,爱尔眼科「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模式由2014年起进行,其后公司盈利增长每年都有约三成,可见并购基金对公司的盈利稳定性影响甚大。一般刚收购的医院需要1至2年时间磨合,因此爱尔眼科利用权股投资外部并购基金的方式,在时机成熟时才进行并表,令公司增长变得更平稳及更有能见度。并购基金暂时仍有300余间医院或诊所等待孵化,规模相当于约30亿人民币的收入,期望未来5年可以陆续注入到上市公司,为管理层未来5至10年的三成盈利增长指引打好一定基础,因此笔者仍看好爱尔眼科未来中长线的表现。 (C基金现时持有爱尔眼科的长/短仓。以上纯为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