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白馬股恒瑞醫藥業績再次失速 引長綫投資者入場

恒瑞醫藥 (600276) 於周二(19日)3晚交出了自2010年來首個淨利潤負增長的季度業績,雖然市場早就預期業績會差,且公司市值已由年頭的6,000多億元人民幣回調至3,000億元人民幣,但結果還是比市場預期的還要差,多間券商都調低目標價,反映公司今年或會出現負增長的年度業績。恒瑞算是A股上多年來的白馬股,如今股價的大幅調整,正反映一直追求穩定業績的捧場客已陸續離場。不過有趣的是,如從恒瑞的股東數目上看,中報至第三季度的數字卻是增加的,可見抄底的大有人在,「金手指」高瓴資本也是其中一員,業績發佈後股價表現反而升約4%。 恒瑞這個季度收入達雙位數負增長,帶量採購的影響陸續浮現在仿製藥的銷售上,加上重頭馬車PD-1 卡瑞利珠單抗正進入放緩狀態,醫保降價放量卻彌補不了國內競爭日益嚴重的情況。第四季還有第五輪全國藥品帶量採購影響出現,當中涉及大幅降價的抗腫瘤藥,以及面對失去市場份額風險的造影劑業務,市場普遍並不看好業績,因此只能以更長綫的角度看待這公司。 唯一可以爭論的是,盡管收入下滑,恒瑞的研發費用佔比仍創歷史新高,這是利潤負增長的原因之一。此外,管理層在成本控制方面也有下功夫,可見管理費用的佔比下降,與早前有傳銷售團隊調整說法一致。 7月的換帥事件成了恒瑞業務發展的重要轉捩點,董事長孫飄揚重返戰場後,中報便立刻出現一系列的研發管線列表。 本月更有經驗老到的醫學專家Joseph E. Eid 加盟並擔任歐美首席醫學官一職,而且公司於月中亦舉行了首屆研發日,可見國際化是勢在必行。 總括而言,筆者認為未來半年恒瑞仍要艱難地捱過去,畢竟醫藥的投資存在時間差,短期內未必會有爆款產品提供動力,情況有如早前中生製藥 (01177)、石藥集團 (01093) 要面對的問題,相信明年的能見度或有改善,現時卻要面對估值繼續調整的風險。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並沒持有以上股票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要為三孩政策讓路 醫療保健板塊前景各不同

港股臨近中期業績發佈潮的尾聲,因此筆者在此整合了對醫療板塊的看法。 首先,整體板塊還是受著政策憂慮所耽誤,不論是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美及醫療服務機構等行業。外包研究機構方面,股王藥明生物 (02269) 上周一(23日)發佈了非常亮麗並超管理層指引的中期業績,但並沒有調高全年業績指引,市場還要等待10月會議更新才會得到最新數字,筆者認為上調概率很高,除非突然出現重大基本面的變化。 而傳統藥企如恒瑞醫藥 (600276)、中生製藥 (01177) 等正處於調整期,恒瑞基本面面臨挑戰,市場正調整估值,而中生製藥業績則乎合預期,但市場也對該行業前景仍感到迷糊,畢竟帶量採購的影響一直慢慢地反映著,創新轉型的故事在疫情影響下短時間內難以提供漂亮的數據。 至於醫療器械方面,因為將要在本月投標的全國性骨科帶量採購,骨關節植入物供應商—愛康醫療 (01789) 的銷售因價格風險而超預期地下降,加上海外疫情反覆,業績表現可說是慘不忍睹,或許要等待投標出結果才能有好轉機會。 而醫美及醫療機構等其實業績表現不錯,可是近期政策風波帶動股價居多,暫時面對的風險相對較大,難度高。 整體而言,醫療保健板塊正面對新的政策風險將會變成常態,市場或許需要點時間來消化估值,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個別行業的增長空間,新的概念股仍會慢慢浮現並支持這個長牛板塊,因此筆者仍會密切關注此板塊的最新動向。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藥明生物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第五批帶量採購名單出爐 胰島素生物類製藥未在其中

2021年4月15日晚,互聯網上傳出《關於報送第五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範圍相關採購資料的通知》,該通知顯示,本次帶量集采共涉及60個品種,多達207個品規。是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產品數量最多的一次。在涉及的60個品種中有30個是注射液,主要涉及抗生素、腫瘤化療藥物、消化製劑等。根據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化藥注射劑的銷售額6369億元推算,本次被納入集采的注射液目前市場規模可能達500億元左右,規模大約和往年類似。 本次競爭最激烈的兩個品種為艾司奧美拉唑(胃食管反流病)和利伐沙班(缺血性心臟病),符合企業數量均超過 10 家;艾司奧美拉唑鈉銷售額超過30億元,阿斯利康市場份額接近50%,國內藥企中正大天晴藥業集團、江蘇奧賽康藥業分別占29%、13%。中生製藥的相關收入為8.7億元,占總收入的3.88%。 從第五批集采的目錄來看,業內持續關注的胰島素、生物類似藥和中成藥依然未涉及。按照“一年兩次集采”的常態化部署來看,雖然第五批集采中尚未出現生物類似藥和中成藥的身影,但無論是醫保局座談會釋放的資訊,還是國務院常態化集采意見來看,市場認為這幾類產品被納入集采也是遲早的事。但是筆者認為生物類似藥的產品由於通過一致性評價較為困難,所以帶量採購很難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有2款造影劑品種被納入,分別是碘海醇和碘克沙醇注射液,競爭情況均已滿足3家仿製藥過評+原研進口。其中,上海司太立和揚子江藥業兩款造影劑均過評,面臨集采。但是國內造影劑龍頭恒瑞的碘克沙醇暫未過評可能無緣本次集采。對於恒瑞的行業龍頭地位可能有所影響。 同時需要留意的是最終納入多少品種尚未能確定:上述近80個品種一定會展開集采,但是具體怎麼執行集采,多少納入等因素可能受醫院使用量,醫保資金佔用比例等情況來定。最終情況要視情況而定。 以上個股分析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C基金目前持有中生製藥的長/短倉。

【C家教路@iM網欄】疫苗有望年內推出 市場避險情緒持續下降

新冠疫苗的故事再延續,美國及英國政府都期望聖誕節前將會陸續有市民可注射首批疫苗,相關疫苗美股落鑊炒完再炒,Moderna (MRNA) 上周升逾三成,本周再升逾兩成。準美國總統拜登正式提名前聯儲局主席耶倫任美國財長,市場期望新一輪的刺激經濟方案快將出台,加上疫苗消息繼續利好股市,令納指再創歷史新高。同時,感恩節黑色星期五的銷情強勁,帶動納指上周升接近3%。反而港股的科技股並沒有跟隨,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09988) 等一綫科技股都表現牛皮,現時市場仍出現較大波動的板塊輪動,可見內銀、內險等金融行業是其中熱受追捧的板塊,似乎買美股比港股更容易得多。 黃金價格最近的表現亦非常弱,一度穿破每盎司1,800美元,縱使美元指數持續下跌,資金都沒有流入至黃金相關資產上,同時恐慌指數(VIX) 亦有持續下降趨勢,反映市場的避險情緒正減少。基金現時持有的黃金期貨約一成多倉位,始終市場正憧憬著經濟復甦,避險資產的資金流出屬正常現象,由於筆者對黃金的部署是較長線的投資,期望未來還需要黃金用作投資組合的風險對沖,因此暫時並沒有任何動作。 筆者暫時的投資部署仍是摸著石頭,正嘗試尋找動力較強的公司彌補部份倉位正處下風的狀態。在舊經濟股方面,匯豐控股 (00005)現時已成為基金的十大持股之一。至於較弱的醫療板塊,上周五(11月27日)開始有點起色,被捲入第二輪高值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的醫療器械公司都出現反彈,可是本周一(11月30日)中生製藥(01177)的第三季業績卻讓筆者非常失望,似乎帶量採購對藥企的競爭力影響甚廣,而且帶持續性。長遠來看,相信市場會繼續只偏好創新能力較強的公司。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持有騰訊、阿里巴巴及匯豐控股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榮昌生物或成螞蟻影子下黑馬

醫療保健板塊近期每况愈下,缺乏足夠創造力的傳統仿製藥企如石藥集團(1093)及中生製藥(1177)自8月的全國帶量採購以來,股價一直下跌。同類型公司先聲藥業(2096)上月尾以足球隊量計的明星基石投資者上市,卻早於上市前暗盤時段跌逾一成並在其後確定「破發」(跌破發行價),可見現時明星基石投資者的「金手指」效應已逐漸減退。在板塊面臨冬季的日子下,生物科技新股仍陸續在推出上市,筆者認為市場將會比以前更專注在公司基本面的質素上,估計只有研發管線爆發力強且較後期的公司才值得投資。 市場愛想像空間大公司 現時市場胃口非常講求創造力,今年沒有盈利但主打研發創新藥的生物科技B股表現卻比有逾百億收入的傳統藥企強,可見市場偏好想像空間較大的公司。榮昌生物(9995)上市首日升逾三成,筆者認為公司的故事巨有獨特性,且今年內將有第一款產品進行商業化,相信公司未來可繼續獲市場青睞。榮昌生物的研發平台技術較為廣泛,有抗體及融合蛋白、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及新型雙功能抗體,都是現時比較熱門及高潛力的研發技術。公司研發管線上的產品全都是自主研發,屬罕有的現象,事關現時絕大部分生物科技公司的產品線一般都是聯合研發或來自引進授權許可的藥物。對榮昌生物來說,這可是雙面刃,一方面公司的產品或可獲對外授權的機會並打響名聲,另一方面公司的品牌質素或未能反映出來,投資者可能會對國產藥物有所保留,是好是壞,還有待產品推出後才有結論。 紅斑狼瘡新藥今季獲批上市 泰它西普(RC18)是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等適應症,並將在今季獲批上市。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嚴重性可大可小,可讓15-45歲的女性失去部分身體和神經機能,是這領域中最高致死率和致殘率的疾病之一。現有的治療方案療效有限及副作用強,泰它西普這類生物藥可能是SLE患者新的出路。產品現時沒有同期正要上市的競爭對手,市面上只有療效相對較差的貝利木單抗(來自GSK的倍力騰)。泰它西普將成為第一款對應SLE的國產生物藥,其藥物國內的適用患者人群逾30萬人,2030年SLE的中國市場規模或可逾150億元人民幣,可見泰它西普的潛力非常大。 雖然榮昌生物當時的上市時間表與大名鼎鼎的螞蟻集團「撞期」,不少人認為其新股是生不逢時,但國際配售方面卻非常火熱,這次筆者從投行上也沒獲分配到股票。不過筆者認為榮昌生物的基本面質素頗強,除了產品線的幻想空間大,管理層的陣容亦給予筆者不小信心,尤其是擁有多年美國及國內藥監局經驗的首席醫學官及臨牀研究主管何博士,因此相信公司上市後仍會有機構投資者追捧,不排除會追貨。 (筆者現時並沒持有以上股票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