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终局之战」?
中美貿易「終局之戰」?

雖然上星期中國的PMI經濟數據沒有驚喜,但港股在內地黃金周期間仍可在低成交額下報升。但最意想不到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態度突然變得強硬,於周日莫名其妙地宣布加關稅,令恒指本周已跌逾千點。市場忽然變波動,而最近的消息都缺乏催化劑,原來看好下半年經濟轉好,看來需要重新審視。 暫時美國聯儲局還沒有減息的取向,內地的刺激經濟政策亦正在放緩推行速度,中美貿易談判有機會最終破裂,種種原因都給予投資者看淡的機會,迎來真正的調整期。除非有人「劇透」,否則基本上很難去估計貿易戰短期內的走勢。筆者最不希望見到的畫面是中美談判最終破裂,結局相信是兩國屆時互相報復,嚴重影響環球經濟,同時此舉亦不利於特朗普連任總統的機會。 現時市場投資情緒轉淡,恒指昨日險守29,000點,遊戲變得難玩,筆者亦選擇退守一會,先留意大市走勢,靜觀其變,等待「貪婪」的時機。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中国剑指「内需型」主导经济改革
中國劍指「內需型」主導經濟改革

最近內地多項經濟數據都超預期,先有3月PMI數據反彈,然後同月社會融資及信貸數據大量增長,再疊加強勁出口數據,最後昨公布首季GDP增長為6.4%,略勝預期並按季持平,總結了經濟企穩跡象逐漸浮現。而中國10年國債孳息率本月明顯持續上揚,料受惠股市向好及經濟回穩,反映市場預期減息機會減少,帶起熱炒內銀及內險股風氣。 不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報告指,中央政府因中美貿易戰及疲弱內地需求緣故,加大刺激經濟力度,將持續增加債務風險。刺激措施雖短期內能提振經濟增長,但亦有機會讓企業債務繼續攀升,把早前所推行的「去槓桿」進展倒退。今年內地政府赤字支出料增1.8%,比十年前的同比增長(9.6%)少得多,換句話說,內地利用傳統擴大債務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其實已不合時宜。故最近政策推動都是圍繞著消費及投資,力求轉形為「內需型」主導經濟。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Pickers | Hong Kong | Hedg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