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美關係摩擦進一步升級:中美各自聲稱領空出現對方偵測氣球,美軍航母駛入中國南海軍演,中國伊朗簽署深度合作協定… 都為本就脆弱的中美關係填上一層陰霾。值此之際,市場也受到很大的擾動,一些或真或偽的新聞之後往往,伴隨著市場的急漲急跌。 生物醫藥板塊在擾動下,資金在板塊內出現輪動。 CXO:利空指數 ☆☆ CXO一直是醫藥板塊中最受制於中美關係的板塊。因為本身業務收入近一半來自於美國本土,加上本身生物技術由於涉及到健康安全的原因屬於敏感產業,市場擔心中美關係的惡化會導致這部分業務的前景不明朗。再過去的一年裡,即使是UVL審查這種常規事件,由於中美政治上的敏感進行也十分不暢,造成了市值的大量蒸發。 同時,拜登的新行政令的一大目標是將CXO產業鏈整體從中國轉移至美國,但是對於美國藥企來說,本土CXO企業的能力滿足不了美國藥企的高標準,因此中國CXO行業短期內受到的影響可能會較小,儘管長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好在CXO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在整個醫療板塊中最過硬,同時不受國內諸如集采政策的影響,所以依然保持了不錯的投資價值。但是隨著近期中美摩擦的升級,可以明顯感受到資金出於避險流出板塊的跡象。 生物藥 Biotech:利空指數 ☆ 生物藥一直被中美視為戰略上的必爭之地:2018年,中國16部委組成的《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綱要》編制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從國家戰略層面統籌生物技術領域的發展。2020年,美國中情局在外交智庫戰略會議上說,生物技術將成為21世紀地緣政治領域全球競爭的關鍵舞臺。 生物藥受制的原因是需要做在美國做本土臨床,FDA審批和海外授權(License Out)三個方面.海外臨床,需要場地和人員的招募。這個環節可能面臨紅燈。比如去年佛羅里達簽署行政令,禁止州和地方政府採購任何聯邦政府基於國家安全考慮禁止的技術,行政令特別點名中國,伊朗、俄羅斯和其他“敵視美國利益的國家”。如果在美國本土做不了足夠的臨床,在FDA審批的時候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海外授權(Out-License )一直是中國生物藥企的核心追求和股價的最大催化劑之一。過去半年生物藥板塊反彈的主要主題就是科倫,康方等海外授權的項目。然而,如果中美關係出現惡化,海外藥企將出於避險的考慮減少中國資產,因為這些資產未來在美國本土臨床推進可能面臨額外壓力。 中藥:利好指數 ★★ 由於中藥企業不存在海外收入敞口,加之整體估值較低,增長穩定,政策長期支持等特點,成為了中美摩擦升級中避險資金首選的避風港。根據趨勢,地緣政治摩擦升級會導致政府出臺更多的利好性政策,比如國標切換,建立更多中醫院/醫生的行業標準等。 比如目前中藥板塊正在面臨註冊制改革,在審批評審端的標準出現鬆動。不再嚴苛要求臨床資料,而是將“人用經驗”和“醫生回饋”納入審批考量標準。這意味著審批標準和時間將大幅降低,將創新型中藥的新藥上市進度提前的同時,降低了研發費用。 這直接利好創新型中藥企業,比如以研發費用投入最高的以嶺,康緣和華潤三九等。原因是這類公司具備大量的研發管線,同時在未來幾個月就和核心單品要推出。所以審批政策的放鬆將在短期可能直接將新單品的進度提前數月,而長期研發的費用可能直接下滑幾個百分點。 醫療器械:中性 中美摩擦升級一方面會導致出海企業在關稅端有更大壓力,另一方面卻也會導致海外集采品牌更多流標國產替代進度加速和加速,可謂喜憂參半。比如2018年,美國大幅增加中國商品的關稅,其中包括醫療器械。為反擊美國的高額關稅,中國對美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已於北京時間7月6日12:01開始正式實施。其中包括6項醫療器械產品。在這6項當中,最受關注的是“核磁共振成像成套裝置”,也就是說整機進口將徵收25%的關稅。 然而反之,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為企業提供不低於8000億元人民幣融資並在十四五中設立了中長期醫院採購設備的高額指引,來對沖中美貿易摩擦中受損企業的部分。而貿易戰背景也進一步促進了國產器械的進口替代比例,新的三甲醫院採購設備已經基本不再考慮海外的標的。 其中創新型醫療器械收益最為明顯。最為典型的是在最近一次的牙科集采事件中,全球隱形正畸龍頭全部丟標將大量的公立醫院市場份額轉移到了國產品牌時代天使上。同時非公立流通端隱適美也在支持國貨的浪潮中敗下陣來。與之類似的例子還有基因早篩的諾輝健康,做TAVR的沛嘉醫療等. 非創新藥/連鎖藥店/醫院/醫藥分銷:利好指數 ★ 非創新藥/零售藥店/醫院/醫藥分銷這些板塊基本也不存在海外敞口,但是相對中藥而言不具備政策敏感性,屬於避險資金會考慮的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藥店受到政策納入“門診統籌”體系,可以使用統籌醫保資金進行交易。這將加速處方外流的進度,提升同店銷售的流水和龍頭藥店的市場份額,比如益豐和大參林。 而非創新藥/零售藥店/醫藥分銷這些板塊受疫情恢復的影響,一季度業績也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以上個股分析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C基金持有文中華潤三九(000999)長倉。關於作者: 党天楚(Elliott Dang)鵬格斯資產管理的投資分析師。
醫療器械板近月受帶量採購影響,股價從高位大幅回檔。近日首次全國性帶量採購在冠脈支架進行,中標價比參考價(人民幣2850元)及市場預期更低,中標價不超過千元,消息公佈後,以微創醫療(00853)為首的國產醫療器械股股價大跌,然而,近日微創醫療的走勢似有喘定,筆者亦作小注買入,畢竟公司業務層面廣泛,在國內外亦有業務,預期心臟瓣膜、機械人等業務會在未來逐步上市,可望釋放價值。 微創醫療在是次冠脈支架帶量採購有意將其中高檔次產品Firehawk不中標,以其主力攻佔集采外市場的市場份額(20%),而Firebird則主力應付集采市場,Firebird意向採購量高,占整個帶量採購超過20%,微創醫療以此作對策亦可理解,畢竟公司需要保持集采市場建立競爭力及品牌知名度。現時微創醫療的不確定性已較為明朗,一直影響股價表現的帶量採購亦已確定下來,之後的走勢就取決於公司持續創新及研發的能力。相反,下輪帶量採購的大熱目標關節假體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加,預期相關股份在採購前的表現仍會較弱。 在11月6日,微創醫療公佈聯交所已確認可進行建議分拆微創心通,微創心通主力從事心臟瓣膜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在2019年才推出產品,業務上對標啟明醫療(02500)及沛嘉醫療(09996),心通的產品VitaFlow(RMB196,000)在價格方面具競爭力,稍低於啟明VenusA-Valve(RMB248,000),產品質素亦具有保證。在早前中期業績後的會議上,管理層提及心通全年的市占率可超越啟明,以啟明現時約300億市值及憧憬未來心通市占率較高計算,心通的估值有望接近甚至超越啟明。 目前影響微創醫療的負面因素已逐漸消化,考慮到公司過往在研發的能力及成績,微創醫療在醫療器械板塊可望看高一線,加上現在較吸引的估值,筆者認為中線而言股價會有可觀的上升空間,會考慮適時加注。 【聲明】以上個股分析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C基金現時持有微創醫療的長/短倉。
康方生物 (09926) 生物製藥新股成「招股超購稱王」,股價並於首日開市升愈五成,上周又有另一醫療B股 – 沛嘉醫療 (09996) 招股上市,如有觀察近來醫療新股的表現,對這次招股的熱度可說是毋庸置疑,超購記錄能打敗康方的機會可能會更高。雖然新股一般是炒需求,但這間沛嘉醫療其實與同行微創醫療 (00853) 及啟明醫療 (02500) 還有幾分淵源。 沛嘉醫療的主要業務是研發心臟疾病及神經血管疾病的醫療器械,而旗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TAVR) 的治療器械,微創醫療及啟明醫療的業務都有提供同一樣手術方法的器械產品,可以說,二者已成為直接的競爭對手。 有趣的是,啟明醫療及沛嘉醫療的老闆都曾經在微創醫療工作多年。啟明醫療的主席訾振軍曾於1998至2002年之間,在上海微創 (微創醫療上市前身) 擔任研究職位,並參與了中國第一個心血管病介入器械的研發工作,而且造出了心臟支架。而沛嘉醫療的主席張一則從2002至2006年擔任過上海微創的首席執行官 (CEO),負責監督該公司的整體業務及戰略擴張,相信對微創整個商業模式的設計有一定貢獻。啟明醫療及沛嘉醫療分別於2009年及2012成立,而兩位主席對微創醫療的發展均有著重要的付出,同時或有機會短期內曾為同事。 回到產品本質,因為中國人的主動脈瓣鈣化程度比外國人嚴重得多,國外的治療器械對中國患者難以有良好的效果,因此TAVR這個市場的產品基本上是國產壟斷。目前國內只有四間廠商製造TAVR的治療器械,由於啟明醫療的VenusA-Valve最先於2017年商業化,所以獲先機取得大量的市場份額,去年銷售愈兩千多萬美元,而微創心通的TAVR產品去年才上市,銷售額僅為三百多萬美元。 不過市場仍在發展初期,市場份額的分佈取缺於產品的特性,以及銷售的方法,目前的市場份額變動的空間還很大,沛嘉醫療的機會仍然存在。在市場滲透還偏低的情況下,客戶對產品認知未夠深入,利用經銷商管道銷售產品或比直接銷售較不利,微創醫療可能因此而失勢。然而,沛嘉醫療的主席張一曾在多間醫療器械企業擔任戰略策劃職位,或有利未來沛嘉醫療產品的銷售策略定位。 【聲明】以上個股分析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C基金現時有參與沛嘉醫療的全球發售。 【作者簡介】李浩德 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 證監會持牌人士 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
中美摩擦升級下的醫療板塊輪動
本周中美關係摩擦進一步升級:中美各自聲稱領空出現對方偵測氣球,美軍航母駛入中國南海軍演,中國伊朗簽署深度合作協定… 都為本就脆弱的中美關係填上一層陰霾。值此之際,市場也受到很大的擾動,一些或真或偽的新聞之後往往,伴隨著市場的急漲急跌。 生物醫藥板塊在擾動下,資金在板塊內出現輪動。 CXO:利空指數 ☆☆ CXO一直是醫藥板塊中最受制於中美關係的板塊。因為本身業務收入近一半來自於美國本土,加上本身生物技術由於涉及到健康安全的原因屬於敏感產業,市場擔心中美關係的惡化會導致這部分業務的前景不明朗。再過去的一年裡,即使是UVL審查這種常規事件,由於中美政治上的敏感進行也十分不暢,造成了市值的大量蒸發。 同時,拜登的新行政令的一大目標是將CXO產業鏈整體從中國轉移至美國,但是對於美國藥企來說,本土CXO企業的能力滿足不了美國藥企的高標準,因此中國CXO行業短期內受到的影響可能會較小,儘管長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好在CXO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在整個醫療板塊中最過硬,同時不受國內諸如集采政策的影響,所以依然保持了不錯的投資價值。但是隨著近期中美摩擦的升級,可以明顯感受到資金出於避險流出板塊的跡象。 生物藥 Biotech:利空指數 ☆ 生物藥一直被中美視為戰略上的必爭之地:2018年,中國16部委組成的《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綱要》編制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從國家戰略層面統籌生物技術領域的發展。2020年,美國中情局在外交智庫戰略會議上說,生物技術將成為21世紀地緣政治領域全球競爭的關鍵舞臺。 生物藥受制的原因是需要做在美國做本土臨床,FDA審批和海外授權(License Out)三個方面.海外臨床,需要場地和人員的招募。這個環節可能面臨紅燈。比如去年佛羅里達簽署行政令,禁止州和地方政府採購任何聯邦政府基於國家安全考慮禁止的技術,行政令特別點名中國,伊朗、俄羅斯和其他“敵視美國利益的國家”。如果在美國本土做不了足夠的臨床,在FDA審批的時候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海外授權(Out-License )一直是中國生物藥企的核心追求和股價的最大催化劑之一。過去半年生物藥板塊反彈的主要主題就是科倫,康方等海外授權的項目。然而,如果中美關係出現惡化,海外藥企將出於避險的考慮減少中國資產,因為這些資產未來在美國本土臨床推進可能面臨額外壓力。 中藥:利好指數 ★★ 由於中藥企業不存在海外收入敞口,加之整體估值較低,增長穩定,政策長期支持等特點,成為了中美摩擦升級中避險資金首選的避風港。根據趨勢,地緣政治摩擦升級會導致政府出臺更多的利好性政策,比如國標切換,建立更多中醫院/醫生的行業標準等。 比如目前中藥板塊正在面臨註冊制改革,在審批評審端的標準出現鬆動。不再嚴苛要求臨床資料,而是將“人用經驗”和“醫生回饋”納入審批考量標準。這意味著審批標準和時間將大幅降低,將創新型中藥的新藥上市進度提前的同時,降低了研發費用。 這直接利好創新型中藥企業,比如以研發費用投入最高的以嶺,康緣和華潤三九等。原因是這類公司具備大量的研發管線,同時在未來幾個月就和核心單品要推出。所以審批政策的放鬆將在短期可能直接將新單品的進度提前數月,而長期研發的費用可能直接下滑幾個百分點。 醫療器械:中性 中美摩擦升級一方面會導致出海企業在關稅端有更大壓力,另一方面卻也會導致海外集采品牌更多流標國產替代進度加速和加速,可謂喜憂參半。比如2018年,美國大幅增加中國商品的關稅,其中包括醫療器械。為反擊美國的高額關稅,中國對美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已於北京時間7月6日12:01開始正式實施。其中包括6項醫療器械產品。在這6項當中,最受關注的是“核磁共振成像成套裝置”,也就是說整機進口將徵收25%的關稅。 然而反之,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為企業提供不低於8000億元人民幣融資並在十四五中設立了中長期醫院採購設備的高額指引,來對沖中美貿易摩擦中受損企業的部分。而貿易戰背景也進一步促進了國產器械的進口替代比例,新的三甲醫院採購設備已經基本不再考慮海外的標的。 其中創新型醫療器械收益最為明顯。最為典型的是在最近一次的牙科集采事件中,全球隱形正畸龍頭全部丟標將大量的公立醫院市場份額轉移到了國產品牌時代天使上。同時非公立流通端隱適美也在支持國貨的浪潮中敗下陣來。與之類似的例子還有基因早篩的諾輝健康,做TAVR的沛嘉醫療等. 非創新藥/連鎖藥店/醫院/醫藥分銷:利好指數 ★ 非創新藥/零售藥店/醫院/醫藥分銷這些板塊基本也不存在海外敞口,但是相對中藥而言不具備政策敏感性,屬於避險資金會考慮的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藥店受到政策納入“門診統籌”體系,可以使用統籌醫保資金進行交易。這將加速處方外流的進度,提升同店銷售的流水和龍頭藥店的市場份額,比如益豐和大參林。 而非創新藥/零售藥店/醫藥分銷這些板塊受疫情恢復的影響,一季度業績也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以上個股分析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C基金持有文中華潤三九(000999)長倉。關於作者: 党天楚(Elliott Dang)鵬格斯資產管理的投資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