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市難預料 惟相信行業長期趨勢可延續

Posted by: Pickers 29-07-2021 No Comments

港股自3月起進入上落市狀態,期間政策打壓平台經濟股的消息一直都有出現,但最近7月頭起始乎力度開始加大,尤其美股上的中概股所受的影響較大。現時港股市場已全面進入政策恐懼市,率先由國內教育板塊於上周五展開這個黑天鵝事件的序幕。國內政府把教育機構忽然變成非牟利組織的政策,還限制當中融資的渠道,實在嚇怕了環球投資者,其業界的營運者相信亦非常無奈。美股中概股中的教育股—好未來(TAL) 上周五(23日)急瀉逾七成,截至筆者撰稿時年度至今更跌逾92%。

現時市場仍然恐懼政策會燃燒至其餘貼緊民生的板塊,高估值的醫療保健板塊明顯是首當其衝。不過,醫療板塊早就是圍繞著政策走的,力度較強的政策 (全國帶量採購) 於2018年已有實行過,兩票制、帶量採購、醫保等字眼可說是老是常出現,最近還推出了收緊臨床研發門檻及推動公共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但當中也有利好如外包研發機構、創新藥企等行業。筆者認為這個趨勢仍會延續,始終「國產替代」是個大趨勢,國內的醫療科技仍比海外稍為落後,尤其這些與性命攸關的行業,相信長遠仍會得到政策扶持,股票市場將會繼續成為醫療行業的重要融資渠道。可是,問題是能否掌握到這個板塊裡,哪些子行業未來可繼續受惠並獻出高增長。然而,筆者仍相信外包研發機構、創新藥企,以及管理醫院等企業仍在國內醫療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整體而言,現時港股仿佛正處身於平行時空,在恒指大跌數千點後,正值業績期的環球市場表現仍看似穩定。雖然恒指於周三(28日)反彈數百點,而且RSI指標已跌近20,但無論從市盈率或是股權風險溢價上看,都未到達近期歷史低/高位,反映仍存在一定下行風險。因此,筆者看法仍是保守,並在調整各個板塊的整體倉位,主力少許短線操作,以及部署剩下來的核心持股。

作者為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C基金—中國股票基金經理。C基金現時並沒持有以上股票的長/短倉。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Send this to a friend